換氣次數與潔凈度的關系
換氣次數是通人室內的潔凈空氣量相當于室體積的倍數,其單位是次/h。如果一小時內通人的空氣量和室體積一樣,換氣次數就是1次/h.以此類推。
換氣次數是亂流潔凈室決定潔凈度水平的最主要參數。
在實用范圍內,潔凈度隨著換氣次數的增加而提高,圖4-3是換氣次數和室內含塵濃度的關系在雙對數紙上呈直線(假定微粒在室內均勻分布)和折線(實際微粒在室內為不均勻分布)的情況。
圖4-4則是國外發表的在靜態(非工作)和動態(工作)條件下,亂流潔凈室換氣次數與潔凈度級別的關系曲線??梢妱討B比靜態的大約2~8倍。
從圖中可見,換氣次數越大,潔凈度級別越高。換氣次數可以根據要求的空氣潔凈度級別、室內人數、房間面積、室內其他發塵量和新風比通過公式求出來,特別是動態條件下更需要針對具體條件進行計算。
GMP( 2010)對B,C,D級沒有提出空氣換氣次數的數值或者一般原則。而敢盟CMP對此三級則提出“應根據房間的大小、室內的設備和操作人員數決定”換氣次數。
現在GMP要求靜態下達到潔凈度級別,最低換氣次數應該如何確定?由圖4-3的C線可知,在20 次/h換氣次數時,室內含塵濃度為33粒/L,即達到6級.15次/h換氣次數時,室內含塵濃度為40粒/L,即達到7級;低于10 /h換氣次數都可以達到8級。
圖4-3和圖4-4基本一致,由靜態曲線可知,20次換氣時,潔凈度只比6級差一點。
由此可知,靜態下達到各級的換氣次數可以相差很多,絕對值可以很低。何況實際采用的換氣次數往往比規范規定值又提高了許多。所以作為標準應對保證潔凈度的最重要參數——換氣次數,給出一個合理的稍偏于安全的、照此去做基本都可以達到要求的數值。
本文標簽:潔凈度